1.急性阑尾炎(appendicitis)
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都是儿童期最常见疾病,并且最易混淆,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,患儿均可表现为发热、右下腹疼痛及压痛等。
其鉴别点如下:
(1)腹痛与发热的关系:
先发热后腹痛是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早期症状,反之则是急性阑尾炎的早期症状;
(2)腹痛的性质:
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部位多不固定,不呈进行性加重,可有缓解期,无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;
而急性阑尾炎以转移性腹痛为特点,腹痛较重,呈进行性加重,有压痛、反跳痛、肌紧张。
(3)体温: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体温极少超过38.5°C,急性阑尾炎患者体温则常在38.5°C以上;
(4)白细胞计数: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,急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常在 12×109/L以上,可达20×109/L ,中性粒细胞达85%以上;
(5)超声表现:B超对急性阑尾炎和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可提供依据。
2.肠系膜淋巴结结核(tuberculous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)
结核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疾病,表现复杂多样,几乎人体所有器官包括腹腔均可累及。
超声表现:
(1)数目:受累的淋巴结数目较多,可同时累及数个相邻区域内的淋巴结;
(2)包膜:可不完整,可有融合;
(3)内部回声:既可表现为实质均匀低回声,也可同时伴液性暗区或钙化;
(4)可合并腹腔积液、肠管粘连等改变。
3.恶性淋巴瘤(malignant lymphoma)
几乎任何恶性肿瘤均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病变,以淋巴瘤最为常见。淋巴瘤可引起身体 任何部位的淋巴结病变,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胸部、腹膜后及浅表淋巴结,肠系膜淋巴结病变也很常见,淋巴结增大见于肠系膜根部,向肠系膜外周扩散。
淋巴瘤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病变具有特征性外观,肿瘤倾向于向周围生长,从而使正常的解剖结构如血管和肠道移位。
超声表现为淋巴结增大趋向圆形,累及节段较长,可有融合、中心坏死或点状钙化。
|